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 第143章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要把“一带一路”真正打造成一条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

“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和平安宁的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这种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沿线各国应该尊重彼此主权、尊严、领土完整,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要着力化解热点,坚持政治解决;要着力斡旋调解,坚持公道正义;要着力推进反恐,标本兼治,消除贫困落后和社会不公。

“一带一路”是繁荣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应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要建立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多元化融资体系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完善金融服务网络。要加强互联互通合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政策规则标准“软联通”。

“一带一路”是开放之路。对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结合自身国情,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参与全球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携手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要有“向外看”的胸怀,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着力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促进科技同产业、科技同金融深度融合,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资源。我们要为互联网时代的各国青年打造创业空间、创业工场,成就未来一代的青春梦想。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是文明之路。“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建立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搭建更多合作平台,开辟更多合作渠道。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加强各国议会、政党、智库、民间组织往来和国际反腐合作,密切妇女、青年、残疾人等群体交流,促进包容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