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博库网首页 > 电子书专题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 第20章

十五、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

十五、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4月15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讲话中提出来的。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阐述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原因及其职责。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了阐述。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着眼更好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安全与发展两件大事,围绕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作了一系列深刻阐述。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框架下国家安全状态以及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全面系统看法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治军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面对这样的安全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由五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宗旨是人民安全,即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幸福。根本是政治安全,即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基础是经济安全,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最大的安全,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保障是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在军事安全方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根本宗旨,使军队真正担当起党赋予的历史重任。在文化安全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社会安全方面,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秩序维护,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依托是促进国际安全,即超越“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思维,积极倡导普遍安全、平等安全、包容安全、合作安全理念,通过促进国际安全来增强自身安全。

这五位一体构成的安全观体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特别是政治、国土、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

(二)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完善国家安全体系,积极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幸福。为此,要不断扩大人民民主,使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展;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最终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兴旺繁荣。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为此,要切实抓好全面从严治党这个关键;增强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国家统一,妥善处理好领土岛屿争端问题;加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国家安全专业队伍。

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最大的安全,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为此,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创新驱动;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切实提高保护海外利益安全的能力、水平和力度。

以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为保障。在军事安全方面,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人民军队根本宗旨,使军队真正担当起党赋予的历史重任。为此,要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与时俱进加强军事战略指导,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大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在文化安全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此,对内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大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光荣历史的宣传力度,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对外,要争取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理解和支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理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加强宣传报道世界新事物新情况、各国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注重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在社会安全方面,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秩序维护,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为此,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加强新形势下的反分裂斗争和反恐怖斗争,坚决遏制、打击暴恐势力和分裂势力。

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超越“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思维,积极倡导普遍安全、平等安全、包容安全、合作安全理念;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通过促进国际安全来增强自身安全。为此,要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国际和地区安全环境,搭建国际和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走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之路。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实现全面、共同、合作、可持续安全;运筹好大国关系;塑造周边安全环境;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通过广泛开展经贸技术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网络;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地区和全球治理,加大建设性参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力度,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三)总体国家安全观开创了我国国家安全理论实践新境界,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实践中国化最新成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又兼顾政治、国土、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诸多领域,把作为宗旨的人民安全,作为根本的政治安全,作为基础的经济安全,作为保障的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作为依托的国际安全,放到一个完整系统里来思考、谋划、构建。这就打破了以往有关国家安全理念与实践在国际国内、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区隔和各自局限,改变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自为阵、彼此羁绊、存盲留白的局面,实现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

同时,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用辩证思维和协调思想来看待和维护国家安全,既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又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永续昌盛;既看到机遇,强调增强战略定力,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居安思危,强调增强忧患意识,重视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既重视长期存在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等领域,又重视新兴凸显的信息、生态、资源、海洋、外空、网络、核等领域;既强调顺应世界潮流,充分利用国际大势有利因素,积极防范外部风险侵害冲击,又坚定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注重把国家发展与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本国安全与别国安全、安全体制机制与安全意识能力等联系起来,统分结合,点面结合,一般与重点结合,动态把握,贯通驾驭各种复杂因素。

picture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我国推进建立石油资源储备体系。图为我国一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

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理论上揭示了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科学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如何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基本问题,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在实践上指明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取向、工作思路和机制路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的行动指南。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我国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制定了新的《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等多部有关国家安全的新法律,这既建立了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强化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有利于按照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又满足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机制和法制保障。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得到有力捍卫,政治、国土、军事、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信息、生态、资源、核等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不断增强,整个国家安全工作正在迎来崭新的局面。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中国特色大国安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奋力开拓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智慧和使命担当,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